
中国移动校园招聘作为国内通信行业规模最大的人才选拔项目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移动校招考什么?面对激烈的竞争,了解招聘考试的内容要点并制定科学备考计划,成为求职者成功入职的关键一步。
一、移动校招笔试体系
中国移动的校招笔试采用全国统一在线考试形式,2025届笔试时间定于10月26日14:00-16:00进行,考试时长120分钟。笔试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模块,全面评估应聘者的基础素质与岗位适配度:
行测知识体系(约80题,95分钟)作为笔试的重点部分,主要考查五个维度的能力:
言语理解(20题):通过800字以上的长文段考察快速阅读与主旨提炼能力,题型包括段落大意归纳、观点态度判断及语病识别
数理应用(15题):涵盖利润计算、工程问题等应用题,禁用计算器,需掌握十字交叉法等速算技巧
逻辑推理(20题):侧重论点论据分析和削弱加强类题型,近年新增动态路径推理等创新题型
资料分析(15题):考核图表数据的快速提取与解读能力,相对难度较低但需把控时间
行业综合知识(10题)聚焦通信行业动态与企业文化,2025年考试范围进一步扩大:
企业战略层面考查“算力网络”“5G+AICDE”等战略方向
政策热点涉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6G网络架构白皮书》相关内容
技术动态包含OpenAISora模型对带宽需求的影响等前沿话题
职业性格测评(185题,25分钟)采用经典北森测评系统,包含140道性格测试题及关键词选择。此部分虽不计分,但淘汰率超过30%,答题需避免极端选项(如“完全同意”),保持前后一致最为关键。
二、移动校招面试环节
通过笔试筛选后,各省分公司将自主组织面试,流程通常包含两轮考核,整体通过率约为15%-20%。
首轮面试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AI视频初面成为新兴筛选方式,要求1分钟自我介绍+情景模拟(如客户投诉处理)。系统通过微表情分析和语音识别生成候选人画像,评估维度包含知识结构、抗压性及价值观匹配度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四川、内蒙古等省份实施,典型题型包括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的优先级排序、智慧家庭生态方案设计等。有效技巧是主动担任协调者角色,并引用《中国移动十四五规划》数据增强观点说服力
专业复试采用半结构化形式,考察重点因岗位而异:
技术岗(5G/云计算/AI方向)考核趋向深度化:通信类岗位需掌握TDD/FDD技术区别、信道切换原理;计算机类新增Python爬虫脚本纠错、SDN网络部署挑战等实操题
市场运营岗侧重案例分析:高频题包括用户增长策略设计、ARPU值提升方案等,应答时需关联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白皮书战略布局
综合素养考核通过情景题展开:如“是否接受加班”需体现灵活性(“根据项目紧急程度调整”优于绝对承诺);职业规划类问题则要关联企业“创无限通信世界”使命
部分省份如广东、湖北增设技能终试,技术岗需现场完成手写代码或设备调试,市场岗则要求提交竞品分析报告。
三、移动校招高效备考策略
笔试冲刺阶段(建议2-3周)需聚焦三类资源:
真题库挖掘:精练近3年行测真题,重点突破数字推理(如九宫格填空)和图形空间折叠题,每模块限时训练(如数学运算≤15秒/题)
行业知识整合:通读《中国移动企业文化手册》,记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关注“九天人工智能平台”等企业创新动态
模拟测试强化:完成全真模考,训练时间分配能力(如资料分析≤30秒/题),对于难题采取暂时跳过策略
面试准备关键点应针对性设计:
简历优化:量化项目成果(如“优化5G基站能耗提出3项节能方案”),突出华为认证等专业证书;自我介绍模板需包含“技术能力+企业使命认同”双要素
专业模块深化:技术岗复习3GPP协议TS23.501章节,市场岗研读《2024物联网业务白皮书》;所有岗位需准备中国移动战略相关的提问(如“5G与工业互联网结合”)
情景模拟训练:使用STAR-L模型应答开放题(如资源协调类问题),例如描述团队冲突时需说明“通过XX方法提升效率35%”,并关联企业文化
考场应对技巧直接影响表现:
笔试中遇到创新思维题(如符号联想题)避免过度思考,凭第一直觉作答
无领导小组讨论时,提前准备计时器并争取首个发言,引用企业年报数据(如“2024年工业专网覆盖率65%”)可显著提升贡献度评分
AI面试时确保环境光线充足,正装出镜,表述避免方言词汇以提升语音识别准确率
以上就是有关【移动校招考什么?应届生须知】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大家参考,具体的以官网最新消息为准。中国移动校招的笔试面试体系虽考核维度多元,但具有显著的规律性与可准备性。把握行测的速度与精度平衡,深入理解“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服务体系,将专业能力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方能在筛选中脱颖而出。
【图片】央国企1v1规划推广-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