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汽智联”)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少人对这家企业的性质产生好奇,想知道国汽智联究竟是国企还是央企。本文将从国企与央企的定义区别、国汽智联的股权结构以及功能定位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一、国企与央企的核心区别
要明确国汽智联的性质,首先需要了解国企和央企的定义及区别。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中央企业,简称央企,是国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所有权、管理层级和行业分布上。央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所有权属于中央政府,多集中在能源、交通、通信等战略性行业,规模较大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国企由地方政府管理,所有权属于地方政府,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经营范围较为局限。
二、国汽智联的股权结构分析
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汽智联成立于2018年3月19日,注册地址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1亿元。其股东构成较为多元,23家股东单位均为整车、零部件、信息通信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央企背景的汽车集团,也有广汽、北汽等地方国企,还有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
从持股比例来看,各股东持股较为均衡,均为4.55%左右,不存在单一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这种股权结构表明,国汽智联并非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直接全额出资设立,而是由行业内多家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组建的技术开发平台。虽然其股东中包含央企和地方国企,但国汽智联本身并不隶属于某一中央部委或地方政府,因此不符合传统央企或国企的定义。
三、国汽智联的功能定位特征
国汽智联的功能定位也进一步说明了其特殊性质。2024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由国汽智联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这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它承担着系统部署建设国家智库、研发共性技术、搭建服务平台、营造创新生态、研发成果转化等“五大战略任务”,围绕信息物理系统、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电子电气信息架构等前沿技术开展研究。
从运营模式来看,国汽智联通过“公司+产业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运营,面向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而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定位使其更侧重于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定行业标准,服务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而非单一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
以上就是有关【国汽智联是国企还是央企?一文解析其企业性质】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大家参考。综合来看,国汽智联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央企,也不属于普通的地方国企。它是由多家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出资组建的混合所有制创新平台,是国家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其成立和发展体现了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思路,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