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务员选择在职攻读研究生提升学历,但“考上研究生能否保留编制”成为热议焦点。根据2026年最新政策规定,公务员在读研期间的编制保留问题需结合岗位性质、报考类型及单位要求综合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一、事业单位编制保留政策解析
根据《公务员法》及2026年各地招录公告,公务员在职攻读研究生是否保留编制需明确两点
若报考的是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多数单位要求脱产学习,需与原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编制随之取消;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如在职硕士)允许边工作边学习,编制通常可保留。
根据2026年广东省、山东省等地政策,新录用公务员需在基层服务满5年(含试用期)。若读研期间未满服务期,擅自离职可能面临违约金赔偿或影响后续考录资格。
2025年浙江省某乡镇公务员考取全日制研究生后,因未满5年服务期被单位劝退,最终放弃学业。
二、公务员读研注意事项清单
不同地区、单位对在职读研态度差异较大。例如,2026年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支持员工攻读与岗位相关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但需提供阶段性工作成果;而部分基层单位则严格限制脱产学习。
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灵活,适合在职人员,学费较高但保留编制;
全日制研究生,需脱产学习,多数单位要求辞职或保留职位但暂停晋升。
根据2026年《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服务期内辞职需提前30日书面申请,经单位批准后方可解除合同,否则可能被记入诚信档案。
三、理性规划学业与仕途的平衡之道
若计划长期在体制内发展,建议优先选择与岗位匹配的在职研究生(如MPA、法律硕士),既能提升竞争力,又避免服务期冲突。
2026年多省份推出“定向选调生专项计划”,允许在职公务员通过定向选调攻读名校硕士,毕业后返回原单位可享受优先提拔待遇。
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普遍在1-3万元/年,且需承担3年脱产成本;非全日制学费虽高(5-10万元/年),但可兼顾工作,适合经济条件允许者。
公务员考上研究生能否保留编制,核心在于政策合规性与个人规划的科学性。2026年新政进一步规范了在职教育的边界,建议考生提前与单位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深造路径,避免因冲动决策影响职业生涯。
【图片】事业单位1v1推广「跳转易聊」-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