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未来机载武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园招聘启动

2025-10-11 公职类考试 阅读 投稿:公新
最佳答案

航空工业未来机载武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园招聘启动

航空工业未来机载武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2026届校园招聘工作,面向应届博士及硕士毕业生开放高端技术岗位。该中心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设立,聚焦机载武器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北京落户、优厚薪酬及创新平台支持,旨在吸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国家机载武器技术攻关团队。

一、单位定位与创新平台
航空工业未来机载武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机载武器领域的核心创新平台,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主导,依托中国航空研究院(北京)建立。作为集团级科技创新高地,中心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承担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和项目竞争等任务,为机载武器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人员主要在北京工作,同时根据项目需求可在北京、洛阳两地灵活开展科研协作,具备跨地域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

二、招聘专业与岗位需求
本次招聘以博士研究生为主,同时覆盖部分硕士岗位,专业方向涵盖:

  1. 1.飞行器设计、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2. 2.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量子信息技术
  3. 3.通信与信息系统、高频通信抗干扰、电子信息工程
  4. 4.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控制理论与工程
  5. 5.航空航天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新质动力相关领域
  6. 6.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
    特别鼓励在机载武器领域有应用前景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方向人才申报。

三、薪酬福利与发展保障

  1. 1.薪酬待遇
    博士毕业生年收入35万元起,入职当年一次性发放安家费25-30万元;急需专业及特别优秀人才可实行“一人一策”定制化待遇。
  2. 2.生活保障
    提供5年期限的北京过渡性公寓宿舍,解决在京住房需求;劳动关系与中国航空研究院签订,同步落实北京户口。
  3. 3.福利体系
    九险二金全覆盖,含补充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
    员工餐厅与就餐补贴、带薪年假、定期体检、生日福利等综合保障。

四、应聘方式与联系方式
应聘者可通过官方指定渠道投递简历:
关注公众号获取专属投递链接
或直接联系招聘办公室
招聘流程包含简历筛选、专业面试和综合评估环节,建议尽早提交申请材料。

本次招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参与国家重大装备研发的创新平台,符合条件的航空航天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可把握北京落户与职业发展的双重机遇。若对专业方向匹配度、薪酬细则或岗位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咨询,可点击页面右下方对话框获取个性化指导,招聘团队将实时解答材料准备与申报流程中的具体问题。

【图片】央国企1v1规划推广-JS

声明:八文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419561370@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